•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近日,微博上一位妇产科女医生,为证明麻醉药可以「一捂就晕」,使用七氟烷拿自己做实验后又报警自首。该内容一经发出便引发了全网关注,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真的存在「一捂就晕」的迷药?

      该医生的七氟烷是合法所得吗?

      过量使用麻醉剂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出门在外,如何预防被坏人下“迷药”?

      ……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一捂就晕」的迷药存在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种名叫“拍花子”的手法:有的人在你肩膀上轻轻一拍,或者拿手帕一捂,你就会乖乖听话,或马上昏迷。不过,迷药虽然存在,但能让人「一捂就晕」的迷药并不存在。
       
      实际上,医学上确实有一些吸入性麻醉剂可以让人镇静或失去意识,这类麻醉剂都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笑气等。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图源:123RF)


      但是,一拍即傻、一闻即晕是不可能的,会“拍花子”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在动物实验中,小鼠的头部放入装有浸湿乙醚棉球的广口瓶中,4-6分钟才会进入麻醉状态,而药物作用的量和作用对象的体重相关,因此想让人吸一口就昏迷,是很难做到的。
       
      而该事件中,妇产科女医生所使用的七氟烷同样做不到「一捂就晕」,根据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吸入用七氟烷的用法用量为“成人,七氟烷吸入浓度至5%,2分钟内通常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儿童,七氟烷吸入浓度至7%,2分钟内即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作为术前没有用药的患者的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浓度为8%。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图源网络,侵删)




      而且七氟烷麻醉的苏醒期通常较短,停用后的七氟烷的苏醒时间在8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10分钟。
       
      持续吸入高浓度麻醉气体则会导致呼吸循环抑制,人确实是晕了,但呼吸也没了,血压也低了,心脏也不跳了,命都要没了。
       
      此外,在现实犯罪记录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任何“拍花子”的真实案件记录,许多打着“拍花子”的名义报案的人,大多都是另有隐情。


      更需警惕口服类“迷药”

      虽然并没有一拍即倒、一捂就晕的迷药,但在实际犯罪过程中,坏人更可能先给你使用经口摄入的“迷药”,再用吸入性麻醉剂进行持续麻醉,因此,与其害怕走在大街上会不会被人拍一下、捂住嘴迷昏过去,更应该拒绝来历不明的食物、烟酒等。
       
      目前犯罪分子较多使用的迷幻药有三种:氟硝西泮、γ-羟基丁酸(GHB)和三唑仑。
       
      氟硝西泮是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一种,有催眠、遗忘、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该药品是我国第二类精神药品,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γ-羟基丁酸(GHB)俗称“失忆水”、“快活液”、“乖乖水”、“听话水”、“神仙水”,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常作为镇静剂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发作性嗜睡病和酗酒,是我国第一类精神药品。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图源网络,侵删)


      该药无色无味,外貌与清水无异,可溶于水,极易溶于酒精,常被用于辅助犯罪,只要10mg/kg剂量即可引起短暂记忆力丧失及肌肉无力;20-30mg/kg即可引起快速睡眠;50mg/kg即可引起立即意识丧失与昏迷。同时它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较短,有效时间约为6-12小时。
       
      三唑仑同样是苯二氮卓类镇静安眠药,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抗焦虑、镇静催眠、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和暂时性记忆缺失(或称遗忘)作用,属于我国第一类精神药品。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图源网络,侵删)




      该药可溶于酒精,口服见效快,药效时长可达4-6小时,镇静及催眠效果极强,过量服用会出现持续的精神错乱、严重嗜睡、抖动、语言不清、蹒跚、心跳异常减慢、呼吸短促或困难、严重乏力甚至死亡。
       
      因此,出门在外,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食物、烟酒等,公共场所不要让自己的饮料酒水离开自己视线,一旦发现自己有被下药的可能,马上报警+去医院,一方面保留证据,另一方面防止药物过量中毒。
       

      打麻药会不会变傻?

      许多人普遍认为,打麻药会损伤大脑,这种认知一部分来源“麻药作用于大脑,则肯定伤害大脑”,另一部分来源手术后确实有些患者会出现呕吐、头痛的症状。
       
      实际上,麻醉剂的药效会随着代谢而逐渐消退,术后有些患者出现的暂时性症状,是因为麻药还没有被完全代谢,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消失。
       
      而要分析麻药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则要分情况讨论。
       

      局部麻醉:外伤缝针、拔牙等简单的外科处理,会用阻滞外周神经的局麻药;剖腹产等下半身手术,会用到部分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的腰麻药。


      全身麻醉:可以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性麻醉药。它们的作用机制都是进入体内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让人“睡觉”。


      全麻辅助:全麻手术的时候,还会用到肌肉松弛药(肌松药)和镇痛药。



      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的局部麻醉药很快就会被代谢掉,是不会损伤大脑的;而对于抑制中枢神经的全身麻醉药对大脑是否有损伤,目前尚无定论。经大量临床研究,目前医学界的普遍共识是,一次性的适量全身麻醉,对大脑的影响微乎其微。
       
      与药物相比,更常见的大脑损伤来自缺氧。如麻醉药物过量、血压不稳、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等风险,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心跳抑制,导致大脑缺氧,进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图源:123RF)




      如美国流行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最终被定性为一场医疗事故,即他的私人医生为他注射了过量的全麻药丙泊酚,从而导致迈克尔·杰克逊呼吸抑制、心跳骤停,进而酿成悲剧。
       
      总之,虽然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仍然存在,但已经被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剂,只要是正规医院、正规麻醉医生,不必过于担忧麻醉剂对身体的损伤。
       
      但是,非专业人士持有并使用麻醉剂,是无法安全把控剂量浓度的,不管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都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虽然我国对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严格的管制条例,但管理条例中的麻醉药品仅适用于具有精神依赖和成瘾性的一些阿片类、苯二氮卓类、易制毒类等药物,许多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剂并不属于麻醉药品,只是作为高危药品进行管理,有些情况下,这些麻醉剂凭处方就可以购买。
       

      别光纠结「一捂就晕」,吃下去的“迷药”更危险

      (自己拿七氟烷做实验的女医生/图源:见水印)


      再次回到本文开头,该事件中的医生行为虽然欠妥,却也间接反映了一个情况:国家对于此类有潜在威胁的麻醉剂,确实应该加强管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该提高防护意识,毕竟人性的黑暗面是极其可怕的,在依靠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2号),2005-08-03, 链接

      [2]中国药品信息查询平台,吸入用七氟烷, 链接
      [3]秋秋,“迷魂药”有可能存在吗,《谣言粉碎机》,ISBN 978-7-5133-0461-0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