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自己做哒)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包括3400万儿童。有11亿12-35岁的年轻人由于娱乐场所的噪音,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
       
      该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将经历某种程度的听力受损。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噪音的时代,不管是上班路上,还是回到家中,噪音都无孔不入地侵扰着我们的生活,而除了噪音暴露,一些不良用耳习惯,也在伤害着我们的听力……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戴耳机真的会损伤听力吗?

      虽然长时间戴耳机确实会对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但这并不是耳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噪音暴露造成的伤害。而要想弄明白噪音为什么会损伤听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我们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最敏感的音频范围是1000~3000 Hz。当声波低于20 Hz(次声)或高于20000 Hz(超声)时人耳是听不到的。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主要是收集声音,并把收集到的声波传到中耳,中耳鼓膜震动引起听骨链(锤骨、镫骨和砧骨)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的耳蜗是感知声音的主要结构,耳蜗的基底膜上有一排排的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毛细胞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送给大脑。
       
      当声波传到耳蜗时,可引起耳蜗内的淋巴液和耳蜗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上的毛细胞表面的小毛就会动起来,这种运动将感受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给听觉中枢,人们就产生了听觉。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Inner Ear Hair Cells | pixshark.com)


      人耳对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可听强度和最大耐受强度,前者称为听阈,后者称为最大可听阈。
      通常我们所说的听力就是指听阈和最大可听阈之间的范围,即听域。
       
      当声音强度达到最大可听阈时,刺激产生的不仅是听觉,而且有可能引起中耳鼓膜的不适或疼痛,甚至还会造成内耳的损伤。
      人的内耳大约有18 000个听觉细胞,它们是直径为0.01 mm的纤毛细胞,特别容易受噪声影响,而且
      受损后不能再生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长期在相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下,耳蜗血管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毛细胞会因为供血供氧不足,进而产生新陈代谢异常,最终导致毛细胞的损伤和脱落。

       
      严重的还会导致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会导致噪音性耳聋或听力下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必要的治疗,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害。
       
      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嘈杂场所)、煲好几个小时的电话粥、经常去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对听力损伤的原理都是相似的。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123RF) 


      对此,世卫组织提出的安全聆听建议包括如下7点: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掏耳朵对听力的伤害不容忽视

       

      虽然掏耳屎会让人又爽又有成就感,但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一方面耳屎并不需要掏,另一方面掏不好还会损伤听力。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123RF)


      耳屎的学名是耵聍,为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脂,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黄色素,还含有少量水分和钾、钠等元素。耵聍产生后一段时间,会随着水分挥发变成干片状,也可能是黏稠状,即“油状耵聍”,均属正常。
       
      一般来说,耳屎是会随着人体的移动、咳嗽、咀嚼等动作自己排出来的,并不会堵塞耳道,也不会影响听力。经常自行掏耳朵的话,可能会损伤耳道,刺激耳道分泌更多耳屎,甚至鼓膜穿孔导致听力受损。
       
      而且,这种看着恶心听着也有点恶心的小东西,对我们的耳朵其实是有保护作用的↓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而且人的耳道可不是直直的一条道儿,让你看不见地把挖耳勺、火柴棒、棉签等伸进去又掏出来还啥事没有。耳的解剖很复杂,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而我们掏的耳朵就是外耳道,弯曲的外耳道直达鼓膜,深度可达1.5~2.5cm。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123RF)




      自己掏耳朵看不到解剖结构,只能盲掏,掏耳朵的效果不好,也容易误伤,其他人替你掏耳朵也需要很好的光线才能看清耳道里面的情况。尤其注意,对于婴儿和小宝宝,由于耳道较狭窄,力度掌握不好更容易损伤,父母尽量不要为小孩子掏耳朵。  


      但如果你是油性耵聍,相对不容易排出,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耵聍栓塞,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是建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医生会用专业办法将栓塞的耵聍取出。
       
      与掏耳朵这种日常伤害听力的做法相似的是,擤鼻涕也可能对听力造成损伤。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鼻孔一起用力擤鼻涕,会导致鼻腔压力骤增,一小部分鼻涕带着细菌病毒会进入鼻咽部,再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从而导致中耳炎甚至鼻窦炎,对耳朵造成损伤。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蜡笔小新》)


      所以大力不会出奇迹,只会出现各种损伤,正确擤鼻涕的姿势是:一个一个来,不要太用力。
       

      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有关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鸣的经历,有时耳朵里会持续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在安静的场所或者当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时,耳鸣更为清晰。耳鸣原因复杂,是常见耳部和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可以是任何声音,单一响声或者多种声响并存,比如铃声、嗡嗡声、嘶嘶声等。鸣声大小可持续不变,也可变化。耳鸣声既可持续,也可间歇;可在单耳、双耳或颅内闻及。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123RF)


      神经衰弱、情绪不稳以及工作中压力大会导致耳鸣,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当这些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耳鸣症状。但这种耳鸣一般会随着这些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此外,药物中毒,会引起剧烈耳鸣,停药后即好转,不影响听力。
       
      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老龄化和压力有关,大多数研究报告保守估计成人耳鸣患病率为10%~19%,约1/3的老年人存在对耳鸣的长期感知。《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认为,耳鸣多与一定程度的耳蜗损伤有关。
       
      所以当身体出现耳鸣的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去医院,配合耳鸣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忌相信街头广告、民间偏方。
       

      如何自查听力是否出现损伤?

      比较简易的听力自测方法是:需要在安静环境中进行测试,受试者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堵塞并闭眼,由测试者正常说出词汇(不要故意声音很大或很小),如苹果,牛奶、老师等,受试者进行重复。
       
      6米距离处能正确复述,则为听力正常;4米距离处才能正确复述,可能是轻度听力损失;1米距离处才能正确复述,可能为中度听力损失;1米内方可复述可能是重度或以上听力损失。
       
      但这种方法误差比较大,比如测试者如果天生是个大嗓门,或者声音总是小小的弱弱的,或者声音飘忽不定……你的测试结果就会有很大偏差。
       
      所以,为了方便进行听力检查,世卫组织还开发了一款可用于听力筛查的手机应用程序:hearWHO,安卓和ios系统都可以搜索下载,但目前只有英文版的。
       

      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听力

      (图源:hearWHO)




      这个软件有点像英语听力考试,需要你从噪音中听出三个英文数字,如果没有听清或不确定,就猜测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测试期间音量不可调节,测试结束后,你会看到自己的得分情况:50分以下代表可能有一定的听力损失;50~75分代表需要开始注意,并定期检查听力;75分以上代表目前听力良好。
       
      如果总觉得自己听不清别人说话,反复自查以后,结果也不太好,可以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确认。尤其是经常长时间高音量听歌的人、在嘈杂环境工作的人、使用有损听力的药物的人,以及60岁以上的人,都是听力损伤的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WHO,Launch of the World Report on Hearing,2021-03-03, 链接

      [2]李淑梅.耳机噪音对人体听力的危害及其预防[J].生物学教学,2019,44(12):64-65.

      [3]杜晶艳. 嫌“脏”掏耳朵真的没必要[N]. 北京日报,2019-09-18(019).

      [4]卢兢哲,钟萍,郑芸.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01):110-114.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