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角膜移植的两大困境
失败率可达30%~70%
。许 多 自 身 免 疫 性 角 膜 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眼类天疱疮晚期引起的重度干眼、重度化学性眼外伤、严重角膜血管化、结膜囊重度狭窄和瘢痕化、眼睑严重畸形等引起的角膜盲,传统角膜移植手术几乎难以成功,这些角膜盲临床上一般称为终末期角膜盲,复明希望极低。
供体缺乏
。现阶段,角膜主要供体来自于死者捐献。据统计,中国有400-500万左右的角膜疾病患者,其中能得到角膜移植的患者不足1万人,甚至不到患者总人数的百分之一。
人工角膜的发展

人工角膜移植的风险
1.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内眼手术,最高可达17.8%,局部给予强力抗生素可使细菌感染的风险显著下降,但真菌性眼内炎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2.青光眼:青光眼是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和术后对青光眼的及时处理能够改善视力预后。
3.角膜融解和感染:发生率为最高可达30.4%,植入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者更容易出现。尽管有时药物治疗和修补有效,但对于无法控制的病例则需要手术更换。
4.后节其他并发症:例如无菌性玻璃体炎、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渗漏和低眼压等,可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失甚至失去眼球。
5.人工角膜前膜:MICOF人工角膜应用初期发生率较高,对人工角膜的安全性无威胁。目前选用较长的人工角膜镜柱已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
6.人工角膜后膜:主要见于波士顿人工角膜植入术后,发生率可高达30%。部分病例可影响人工角膜的稳定性和房水的外流通道。
7.青光眼引流装置包裹:可能导致眼压失控。
8.长期炎性反应:可能引起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但是否是人工角膜植入术后视神经缓慢萎缩的原因之一,目前仍在研究中。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