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反复严重头油,险些抑郁!对症下药可缓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反复严重头油,险些抑郁!对症下药可缓解

      有些人整日为头皮问题烦恼,却被人认为是矫情。在一项针对314名脂溢性皮炎患者的调研分析中,发现有近一半的患者存在抑郁状态,其中轻度抑郁占33.1%,中度抑郁占7.0%,重度抑郁占3.8%[1]。在抑郁状态中,重度抑郁是其中最严重的状态,甚至可能伴随自杀倾向,而且3.8%的占比也不容小觑。虽然脂溢性皮炎说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有些人觉得是小问题,不以为意, 但头发油腻,散发异味,头屑纷飞,总是令人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更可怕的是,过多的皮脂分泌物堆积在毛囊周围,甚至压迫或堵塞毛囊孔,给毛发正常生长制造障碍,皮脂分泌物中的油酸、亚油酸等过量时对毛囊也有毒性作用,导致毛发中毒、枯萎、脱落[2,3]

      反复严重头油,险些抑郁!对症下药可缓解(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我们到底应如何看待头皮问题呢?

      针对头皮健康问题,我们应积极主动参与治疗,保持健康的心态。因此,为深受脂溢性皮炎困扰的小伙伴们选择一款合适的洗发水,可谓“雪中送炭”。

      首先,我们先要找到造成脂溢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才能对症下药。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认识到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有一定的相关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马拉色菌在脂溢性皮炎中的发病机理被重新认识。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分泌的脂酶和蛋白酶分解皮肤的三酰甘油,进而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使脂肪酸增多,化学成分也发生改变,并引起皮肤炎症和鳞屑。研究显示对脂溢性皮炎进行抗真菌治疗有确切的疗效[4,5]。因此,选择一款合适的,有抗真菌作用的洗剂对治疗脂溢性皮炎事半功倍。

      反复严重头油,险些抑郁!对症下药可缓解(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根据市场调查及医院处方显示,在目前市面上的洗剂中,酮康唑洗剂“脱颖而出”,在体外功效研究中发现,酮康唑的抑菌强度大于联苯苄唑、氟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和环吡酮胺[6]

      另外,显微镜下也可直观地观察到酮康唑对马拉色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对比了经过2%酮康唑洗剂作用30分钟后的马拉色菌和未经过处理的马拉色菌,显微结果显示,未经酮康唑处理的马拉色菌是饱满的卵形,而经过2%酮康唑处理后的马拉色菌细胞壁的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壁向内侧凹陷或缺失,细胞内部也混混沌沌,有大块的空白[7],说明酮康唑能够引起马拉色菌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反复严重头油,险些抑郁!对症下药可缓解

      透射电镜下的马拉色菌(左:未经酮康唑处理;右:酮康唑处理后)

       

      基于大量研究数据的积累,《亚洲脂溢性皮炎诊疗共识(2016年版)》将1-2%酮康唑列为治疗脂溢性皮炎的首选药物成分,并且,2%酮康唑洗剂是共识唯一推荐的可以用于婴儿毛发区的抗真菌洗剂,说明酮康唑洗剂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8]

      那么,酮康唑洗剂怎么用呢,这里有一些小建议可供参考:

      • 情况轻微者,建议每周使用酮康唑洗剂两次,坚持2周,之后每周使用一次,巩固治疗两周;

      • 病情严重者,建议每天使用酮康唑洗剂一次,坚持4周,之后每周使用两次,巩固治疗两周。

      • 有头屑、头油发作史者,可预防性应用酮康唑洗剂,频率毋须过高,一周一次即可。

       

      当然,除了2%酮康唑洗剂,生活方式也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情绪稳定、劳逸结合。另外,如果真的发现有抑郁倾向,且在脂溢性皮炎治疗后仍然不能缓解的,建议咨询心理医师进行治疗。

      总之,选择合适的洗发水,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早日还你一个清爽的头皮和一个轻快的心情吧。

       

      参考文献:

      [1]    戴若以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7;15(2):292-294.

      [2]    席建元等. 广东医学. 2005;26(9):1192-1194.

      [3]    陈洁玲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3;20(6):692-693.

      [4]    蹇强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25(10):1222-1224.

      [5]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41(10):639-640.

      [6]    郑晓晖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20(2):75-76.

      [7]    冉玉平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1;30(3):164-165.

      [8]    Cheong WK, et al. Skin Appendage Disord. 2016;1(4):187-196.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