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爱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患有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 15 亿人,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5亿人,听力损失成为全球第三大残疾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正在伤害着我们的听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行为,你中招没?
一、戴耳机真的会损伤听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
长时间佩戴耳机,使耳朵过度暴露于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对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噪音是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呈现低龄化趋势,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噪音会损伤听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主要是收集声音,并把收集到的声波传到中耳,中耳鼓膜震动引起听骨链(锤骨、镫骨和砧骨)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的耳蜗是感知声音的主要结构,耳蜗的基底膜上有一排排的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毛细胞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送给大脑。 当声波传到耳蜗时,可引起耳蜗内的淋巴液和耳蜗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上的毛细胞表面的小毛就会动起来,这种运动将感受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给听觉中枢,人们就产生了听觉。
(图源:Inner Ear Hair Cells | pixshark.com)
我们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最敏感的音频范围是1000~3000 Hz。当声波低于20 Hz(次声)或高于20000 Hz(超声)时人耳是听不到的。人耳对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可听强度和最大耐受强度,前者称为听阈,后者称为最大可听阈。通常我们所说的听力就是指听阈和最大可听阈之间的范围,即听域。 当声音强度达到最大可听阈时,刺激产生的不仅是听觉,而且有可能引起中耳鼓膜的不适或疼痛,甚至还会造成内耳的损伤。人的内耳大约有18000个听觉细胞,它们是直径为0.01 mm的纤毛细胞,特别容易受噪声影响,而且受损后不能再生。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长期在相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下,耳蜗血管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毛细胞会因为供血供氧不足,进而产生新陈代谢异常,最终导致毛细胞的损伤和脱落。 严重的还会导致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会导致噪音性耳聋或听力下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必要的治疗,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害。
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高音量使用耳机)、煲电话粥、经常去酒吧KTV等嘈杂环境场景,对听力损伤的原理都是相似的。
(图源:图虫创意)
对此,世卫组织提出了如下7条“安全聆听建议”:
二、掏耳朵对听力的伤害不容忽视
你是不是也喜欢掏耳朵?虽然掏耳屎会让人有些爽,但其实耳朵并不需要你频繁掏,掏不好还会损伤听力。
(图源:图虫创意)
耳屎的学名是耵聍,为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脂,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黄色素,还含有少量水分和钾、钠等元素。耵聍产生后一段时间,会随着水分挥发变成干片状,也有的耵聍黏稠如油脂,即“油状耵聍”,均属正常。 一般来说,耳屎是会随着人体的移动、咳嗽、咀嚼等动作自行脱落排出,并不会堵塞耳道,也不会影响听力。
而且耵聍还有保护耳朵的作用,耵聍可以帮助耳道保温保湿,保护耳道内皮肤,阻止外界灰尘、异物和小昆虫等进入,同时耵聍含有丰富的脂肪酸,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中,起到轻度抗菌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缓冲入耳的声波,避免耳膜被剧烈声响震伤。
掏耳朵对听力的伤害?
频繁掏耳朵可能会刺激耳道分泌更多耳屎,如果使用未经消毒的尖锐器械或硬物掏耳朵,可能造成耳道及骨膜损伤,引发感染,甚至鼓膜穿孔导致听力受损,因为人的耳道可不是直直的一条道儿,让你看不见地把挖耳勺、火柴棒、棉签等伸进去又掏出来还啥事没有,当我们掏耳朵时很容易将工具通过弯曲的外耳道直达鼓膜,深度可达1.5~2.5cm。
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婴儿和小宝宝,由于耳道较狭窄,力度掌握不好更容易损伤,父母尽量不要为小孩子掏耳朵。
但如果你是油性耵聍,相对不容易排出,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耵聍栓塞,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是建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医生会用专业办法将栓塞的耵聍取出。
三、大力擤鼻涕,小心中耳炎
擤鼻涕也可能对听力造成损伤。
我们脸上的五官都是相通的,鼻腔是通过咽鼓管和中耳相通,当我们捏住鼻子用力擤鼻涕时,特别是把两个鼻孔同时给捏住然后用力向外擤时,鼻涕中的细菌就会通过咽鼓管涌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的细菌感染,导致中耳炎。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咽鼓管短、宽、水平,因此,儿童感冒后擤鼻涕更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数据显示,感冒、鼻窦炎等疾病是导致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所以大力不会出奇迹,只会出现各种损伤,所以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先擤一侧的鼻涕。擤鼻涕也要一边一边来。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先擤一侧的鼻涕,擤完一侧鼻涕之后再擤另一侧。
擤鼻涕最好不要同时擤两侧的鼻涕,因为这样容易增加鼻腔里的气压,加重耳朵的负担。
四、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有关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鸣的经历,有时耳朵里会持续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在安静的场所或者当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时,耳鸣更为清晰。耳鸣原因复杂,是常见耳部和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可以是任何声音,单一响声或者多种声响并存,比如铃声、嗡嗡声、嘶嘶声等。鸣声大小可持续不变,也可变化。耳鸣声既可持续,也可间歇;可在单耳、双耳或颅内闻及。
(图源:图虫创意)
神经衰弱、情绪不稳以及工作中压力大会导致耳鸣,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当这些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耳鸣症状。但这种耳鸣一般会随着这些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此外,药物中毒,会引起剧烈耳鸣,停药后即好转,不影响听力。 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老龄化和压力有关,大多数研究报告保守估计成人耳鸣患病率为10%~19%,约1/3的老年人存在对耳鸣的长期感知。《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认为,耳鸣多与一定程度的耳蜗损伤有关。 所以当身体出现耳鸣的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忌相信街头广告、民间偏方。
五、长期疲劳、精神压力大、负面情绪、睡眠障碍等,也是听力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现代年轻人,哪个还不是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了解一下。
从字面理解,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主要的诱因包括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熬夜、生活不规律、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睡眠障碍等,而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突聋。
突聋除了听力下降外,90%的患者会伴发耳鸣,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耳闷胀感,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眩晕或头晕症状,以及出现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等,而精神心理问题也极有可能发生,如焦虑,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听力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越高。
以上这些伤害听力的习惯你有吗?为了更好地聆听世界、聆听未来,从现在起科学爱耳,保护听力,关注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听力状况,当出现一侧或两侧耳朵听力下降,甚至耳鸣、眩晕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听力测试和诊断,采取科学治疗方式改善听力损伤。
参考文献:
[1]WHO,Launch of the World Report on Hearing,2021-03-03,
[2]李淑梅.耳机噪音对人体听力的危害及其预防[J].生物学教学,2019,44(12):64-65.
[3]杜晶艳. 嫌“脏”掏耳朵真的没必要[N]. 北京日报,2019-09-18(019).
[4]卢兢哲,钟萍,郑芸.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0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