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化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三大手段之一,肿瘤细胞进行杀灭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静脉输液或者口服到达人体全身各处。化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石,但因化疗药物靶向性相对较弱,对人体内生长速度较快的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毒性、泌尿系统毒性、心脏毒性、神经系统毒性、静脉炎、皮肤不良反应、脱发等等,令很多癌症患者都心生恐惧。提前了解化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消除顾虑,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近一半的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经历严重的呕吐现象。

      为减少患者胃肠道的反应,在应用化疗药物之前应该输注止吐药物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糖皮质激素、胃复安,根据化疗致吐级别和患者耐受程度可选择单用或联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病室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禁食油腻刺激性饮食。呕吐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糜烂时, 可用呋喃西林或洗必泰漱口,或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加少量的普鲁卡因行口腔喷雾,以减轻疼痛,保持口腔卫生。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自摄图网)

       

      2、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不良反应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当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计数的降低。化疗药中的铂类药物、抗代谢药物和烷化剂与骨髓抑制发生率有明显相关性。

      对于化疗后贫血患者的处理,一般会采用输注浓缩红细胞或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输入浓缩红细胞的优点是能迅速提高贫血患者的携氧能力,缺点是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促红素尤其适用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或对输血相关风险顾虑过多的患者,使用的同时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 、叶酸等。当血红蛋白高于80g/L或红细胞压积大于40%后应停药。副作用少见。

      对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护理与药物同等重要。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减少活动,防止受伤,必要时绝对卧床;(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通便和镇咳;(3)减少粘膜损伤的机会:进软食,禁止掏鼻挖耳等行为,禁止刷牙,用口腔护理代替。(4)注意患者神志、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及呼吸节律的改变,防止颅内出血。

      对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处理,应在化疗期间时刻监测患者血象变化,若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1.0×10^9/L应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保持患者环境清洁,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对于化疗后粒细胞缺少的处理,常使用的药物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分长效和短效两种。其中,短效G-CSF建议应用至少3~5 d,NEUT绝对值连续两次大于10×109/L后停药。长效药物更为简便,每治疗周期,仅需应用1次升血治疗。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自摄图网)

       

      3、肝毒性

       

      许多化疗药物均在肝脏代谢,因此会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

      每次化疗前都需要检查肝功能,患者饮食宜清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丁二磺酸酰胺、多烯磷脂酰胆碱。如果是轻微的肝功能损害,保肝治疗后可继续进行化疗。若为严重肝功能损害,应适当延长化疗间隔期,并适当降低化疗药物用量。若病人曾患有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可适当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4、泌尿系统毒性

       

      化疗药物的泌尿系统毒性包括肾实质损伤及泌尿道刺激反应。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易受到药物损伤。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或肾的微循环系统,导致无症状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甚至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可致肾毒性的药物包括顺铂、大剂量甲氨蝶呤、丝裂霉素、亚硝脲类和异环磷酰胺等。

      化疗药物引起的肾损伤以预防为主,在化疗前以及化疗过程中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天2000 ml以上。多吃一些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严格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必要的情况下,医生会给予适当药物治疗。

       

      5、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包括急性心肌毒性和慢性心肌病变两类,急性心肌损害可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一般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慢性心肌病变则较为严重,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包炎等。

      既往心脏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情况,选择心脏毒性低的化疗药物,在化疗期间进行心电图监护并服用保护心肌的药物。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自摄图网)

       

      6、神经系统毒性

       

      化疗药物可以造成中枢和外周神经毒性。中枢神经毒性可表现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可致中枢神经毒性的药物主要有甲氨喋呤、阿糖胞苷、高剂量异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类药物等。外周神经毒性可表现为四肢末端的感觉异常、感觉迟钝、烧灼感、疼痛和麻木、肌无力和肌萎缩、膀胱张力减弱、便秘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神经毒性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累积剂量和剂量强度明显相关,目前减轻和控制外周神经毒性的方法是控制累积剂量和降低剂量强度。同时也可以服用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温水泡手脚以缓解麻木现象,适当做手足按摩、针灸治疗,加快康复过程。

       

      7、静脉炎

       

      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渗;同时伴有血管痉挛, 局部组织供血减少,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化疗患者中不等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率大约占80%,化疗性静脉炎一般发生在化疗当日或化疗后3~ 5天。 其临床表现为首先出现穿刺局部不适或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静脉炎一般采取局部外敷,有疼痛症状可以冷敷,症状不重可以热敷。常用的局部外敷的方法有硫酸镁湿敷、山莨菪碱外敷等方法。若患者需要长期化疗,则建议患者进行一个小手术,置入深静脉置管,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损伤,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自摄图网)

       

       

      8、皮肤不良反应

       

      化疗患者常出现皮肤病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风险。其中包括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例如铂类药物(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的皮肤不良反应多数为经典的Ⅰ型过敏反应;还包括皮肤色素改变引起的色素沉着、丘疹、固定药疹、弥漫性红斑和剥脱性皮炎、手足综合征以及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和硬皮病样改变等。

      防治措施包括宣教患者应穿戴宽松的鞋袜、手套以避免手足的频繁摩擦和过度受压,如出现手足综合症应注意保持受累皮肤湿润,在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后要防止水泡破裂并预防感染;一些中药外用可治疗化疗致手足综合症;必要时药物减量或停止给药后症状可缓解。

       

      9、脱发

       

      脱发是患者化疗期间很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损伤产生头发的增殖期毛囊细胞,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脱发。脱发可发生于化疗后的数天至数周内,可引起明显脱发的药物包括蒽环类、环磷酰胺、多西他赛、足叶乙甙等。脱发多为暂时性,一般停药后1-3个月后可再生。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可以在化疗期间戴帽子,化疗结束后佩戴假发,度过脱发期。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自摄图网)

       

      参考文献

      [1]范奎 代良敏 伍振峰等.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1)

      [2]刘英玲 石会玲.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 [J] .中华护理杂志,2004,(11)

      [3]吴丽洁 邓淑娟 张绍华.肿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J] .黑龙江医学,2003,(3)

       

       化疗不良反应内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