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湖北除武汉外连续11天0新增、12省区市连续20天以上0新增、13省市现有确诊病例清零等各种新闻消息,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放松了警惕,觉得疫情基本已经结束了,可以出门踏青郊游聚餐游玩了,甚至口罩都不想戴了。
当然还为时尚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15日发文表示:后续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当地时间3月14日晚,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西班牙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期15天的“封城”措施。除工作、就医或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况外,民众禁止离开家。该措施于3月16日上午8点生效。
而此后,据法新社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妻子贝戈尼亚·戈麦斯宣布确诊新冠肺炎。
之后,奥地利总理库尔茨于3月15日宣布,该国自16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出行限制,要求所有居民进行自我隔离,没有特殊理由不要离开住处。
此前,奥地利已禁止所有公共活动,任何地方不允许5人以上的聚集;餐饮业17日起全部停业;立即关闭运动场、游乐场等所有可能导致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而早在3月8日,意大利便对包括米兰和威尼斯在内的北部伦巴第大区及另外14个省采取“封城”。9日全国进入“封闭”状态,6000多万意大利人在家里进行隔离。3月11日,关闭了除药店杂货店外的所有商店。
丹麦在3月12日关闭所有学校,成为了欧洲第2个全国进入“封闭”状态的国家。同时丹麦建议取消超过100人的聚众活动,建议私营企业的员工们在家进行办公。
而在欧洲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同时,英国、瑞典则宣布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新闻处发言人埃里克·伯格隆德11日深夜表示,斯德哥尔摩地区正在减少新冠病毒检测人数,从12日起,对于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停止检测,只对已入院者和高危人群进行抽样。
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表示,
大约60%的英国人将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会对未来的疫情具有群体免疫。
此番言论一出,立即引发国际舆论哗然,截至当地时间 3 月 16 日,已有460 名英国科学家和 35 名海外科学家联名签署公开信,反对英国的群体免疫策略。
全球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 · 霍顿(Richard Horton)甚至在社交媒体公开批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拯救生命,英国的群体免疫策略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什么是群体免疫?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给出的定义,群体免疫即在某种情况下,有足够比例的人群对传染病具有免疫力(通过接种疫苗或先前患有该病),从而令这种传染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群体免疫理论表明,当群体中有大量个体对某一传染病免疫或易感个体很少时,那些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的感染链便会被中断。
一般来说,获得群体免疫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接种疫苗,但对于新冠病毒目前还没有研制出疫苗,因此英国及瑞典选择让大约60%的国民直接感染新冠病毒,来获得群体免疫。
英国肯特大学病毒学高级荣誉讲师、研究协助网络主席杰瑞米·罗斯曼(Jeremy Rossman)在 the Conversation 发文表示,从表面上看这种策略似乎合理,但这项策略意味着英国将有 4700 万人难逃被感染的命运。而根据目前 COVID-19 的预估病死率是 2.3%,发展为重症的比例是 19%,
这项策略意味着英国4700 万名感染者中,将有 100 多万例患者的死亡, 以及为 800 万例患者提供重症监护。
而这种群体免疫策略,不但会存在重症患者增多、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如果管控不好,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广的范围来看,英国、瑞典等国家的“延缓”策略,可能会成为病原输出国,给医疗不发达的地区,以及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输入防控压力。
中国境外疫情传播形式不容乐观,而国内的疫情防控同样不可放松警惕。3月11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说方舱医院是当时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那么
开展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就是当前的一项关键任务,急需落实。
”
此前武汉16所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时,许多媒体甚至直接报道为“关舱”。对此,王辰院士表示,休舱不是关舱,现在还不到关门大吉的时候,我们对这个疫病的传播和致病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
目前武汉仍有1.1万多名患者在院治疗,其中重症3000多例、危重症600多例,危重病人救治、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和科研攻关是当前疫情阶段的三大重点工作。其中做好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是眼下为今后实现科学防控必须完成的极为紧迫的关键任务。
王辰院士对此解释: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播与致病规律还远未深入掌握,而
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是把握这一疾病流行规律的最关键科学证据,是对进一步防控措施作出科学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尽管就总体而言,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这个病毒是会像SARS一样戛然而止,还是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没有人知道。只有进行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观察并在今后动态观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与免疫状态,得知其传播与发病规律,才能据以制定防控方略。
此前,钟南山院士曾强调:
“明确的诊断对排查疑似病例非常重要。”
作为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重要效应分子,血清特异性抗体是诊断感染的另一关键证据。
相较于核酸单项检测高要求、高风险、耗时长的特点,抗体检测的操作则简单许多,
仅需采集血液标本,
对实验环境及人员要求也并不苛刻,可实现快速筛查和核酸辅助诊断。
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率。
总而言之,现阶段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尚未完成,我们并不清楚现在还有多少带毒者、隐性感染者、慢性感染者;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定性为“大流行”,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暴发阶段,并给我国的境外输入防控造成了较大压力。
因此,尽管现在我国疫情蔓延扩散的势头已得到基本遏制,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现在还不是摘掉口罩走上街头游玩庆祝的时候,我们仍需要再保持警惕一段时间。
[1]环球网,英国抛“群体免疫”应对新冠疫情:是铤而走险的豪赌,还是“视死如归”的骗局,2020-03-15,
链接
[2]华山感染,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的国际抗疫与中国应对——国际战疫动态与展望(二),2020-03-15, 链接
[3]新华网,目前阶段的关键任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再谈武汉疫情防控焦点问题,2020-03-13, 链接
[4]Jeremy Rossman. Coronavirus: can herd immunity really protect us?. the Conversation,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ronavirus-can-herd-immunity-really-protect-us-133583